科技防逃不是監控濫權!管碧玲:強調人權保障與公共利益平衡

日期:2025-05-16 12:43:29

圖/海委會

地方中心

為強化我國重大刑案防逃機制,推動科技輔助執法,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(15)日率海巡署、警政署、移民署及法務部調查局等單位,共同實地參訪臺灣高等檢察署科技設備監控中心,並與司法人員進行交流對話。她強調,科技監控不僅是偵監手段,更是替代羈押的重要防逃工具,並可在保障人權與強化公共安全間取得平衡。

海巡署統計顯示,截至5月14日,全國遭限制出海人數已達6,539人,其中74人使用科技設備監控,占比僅1.13%,顯示相關設備運用審慎,並無侵害人權疑慮。管碧玲指出,科技監控作為未聲請羈押時的替代性措施,不僅可精準掌握高風險對象動態,也彰顯政府對保障人權的重視。

今年以來,備受矚目的「88會館案」郭哲敏與遠航案前董事長張綱維,皆因多次違反科技監控示警,被法院依法裁定羈押,充分展現科技監控在預防潛逃與證據蒐集的實效。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長張斗輝也強調,跨部會合作是科技防逃成功的關鍵,司法院與法務部均已指示擴大與警政、海巡系統整合運作規劃。

會中亦針對示警程序、通報機制與技術協作等議題進行深入討論,包括警方開案後的科技協助與海巡針對岸海聯防的即時應變處置,均是本次會議交流重點。

根據法務部統計,截至目前法院與檢方使用科技監控設備的案件數已累積至302案,今年度更已突破歷年總數,法院開案73件、檢方91件,顯示實務運用已漸趨成熟並獲各界認同。

管碧玲表示,任何高關注度的潛逃事件都會嚴重衝擊政府公信力,科技設備監控機制的建立,正是避免重演此類事件的關鍵防線。她期許未來持續優化制度,建立更具前瞻性的科技執法網絡,為國人打造更加安全與安心的法治環境。

   政府部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