報稅錯了恐被罰!國稅局揭常見申報疏失 民眾須留意這幾項

日期:2025-05-16 12:39:14

地方中心

因應美國對我國貨品徵收「對等關稅」政策對經濟造成的影響,財政部將113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期間自114年5月1日展延至6月30日止。財政部臺北國稅局特別整理近年申報錯誤態樣,提醒納稅義務人報稅時務必仔細檢視,避免補稅與遭裁罰情形發生。

國稅局指出,常見錯誤類型主要包括免稅額、所得額與扣除額申報不實,或申報程序未完成卻誤以為已成功。其中,免稅額部分,經常有民眾誤將年滿70歲的非直系尊親屬誤報為加倍免稅額,或錯誤扶養已成年、有謀生能力的子女。

所得部分常見誤刪系統提供的資料,或漏報租賃所得、海外或大陸地區來源所得,特別是透過國內金融機構投資境外基金、債券、股票等產生之利息或資本利得,亦容易遺漏。

扣除額方面,部分民眾誤將非列舉類型支出如點光明燈、安太歲等當成捐贈列舉,或錯列與保險戶籍不同者之保險費。此外,醫療費中也常見誤列坐月子費用、看護費或保險給付未減除部分。

報稅步驟方面,常有網路申報者未完成上傳程序,或未確認稅額試算通知書者誤以為已完成申報。國稅局提醒,手機版及線上版須確認系統顯示「申報完成」或「上傳成功」,並下載或列印收執聯保存七年。

如發現報稅資料有誤,納稅人應於申報期限內依申報方式補正。逾期者無論原採何種方式申報,均應向戶籍地稽徵機關以書面辦理更正申報。

國稅局強調,報稅季進入高峰,民眾應留意細節,正確填報以避免日後補稅與裁罰。詳細報稅資訊與說明,民眾可至財政部電子申報網站查詢或撥打免付費電話諮詢。

   政府部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