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:麥米羅幼兒園邀請親子專家林妙香講師為家長們提供親子講座
地方中心
面對日益增加的親子溝通挑戰,嘉義縣私立麥米羅幼兒園日前舉辦了一場「瞭解親子情緒 vs 行為背後的真正原因」的親子講座,邀請國立中正大學兼任講師暨親子教育專家林妙香蒞臨分享。講座旨在協助家長從不同角度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,學習更有效的互動模式,內容引發與會家長的共鳴與反思。
近年社會新聞中,因親子溝通不良引發的衝突屢見不鮮,甚至出現家長或師長因情緒失控而對孩子動怒、體罰的憾事。林妙香講師在講座中直指核心,強調成人處理孩子狀況時,首要關鍵是「穩定自身情緒」並展現親和力,其次才是釐清事件的來龍去脈。
她以常見的「手足爭執」為例說明,許多衝突根源於家長介入處理不當。林妙香指出,大人介入時最忌諱直接評判對錯,因為無論裁決結果如何,都可能讓其中一方感到偏袒。「家長應扮演引導者的角色,」她建議,「透過提問,幫助孩子們思考並表達出合適的行為方式,而不是直接給予答案或責備。」
林妙香進一步引用美國教育家 L. 羅恩 賀伯特的觀點:「理性計算的主要錯誤來源為資料不足或資料錯誤。」她藉此提醒家長,孩子在成長過程中,語言表達和詞彙量有限,如同「資料不足」,他們的行為背後往往有難以言說的原因,需要成人更有耐心地去理解和溝通。
此外,講座也提及《快樂之道》一書中的理念:「孩子如同白紙,若寫下錯誤內容,便會呈現錯誤,但不同於白紙的是,孩子會學習書寫,並重現他人曾寫下的內容。」這段話凸顯了「身教」的重要性,成人在孩子面前的言行舉止,將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與模仿。
講座結束後,有家長回饋表示,過去夫妻常因對孩子的管教方式不同而產生爭執,現在更能理解應該先處理好大人的情緒,並學習看見孩子「做對的地方」,而非一味聚焦於錯誤。該家長體認到,孩子可能確實缺乏足夠的「資料」去判斷是非對錯,唯有更多的耐心溝通與引導,才能逐步建立起健康的親子關係。
電子信箱:parnews168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