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師大文學院35周年院慶 展現文化傳承與創新精神

日期:2024-12-07 20:24:04

港灣新聞網

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文學院於12月6日慶祝成立35周年,舉辦多元豐富的院慶活動,吸引高師大校長王政彥、前校長戴嘉南、前副校長王惠亮、副校長李昭蓉、前院長陳靖奇及張玉玲等貴賓共襄盛舉。活動展現了文學院多年來的發展成果,並藉由創新形式與藝術展演,傳遞對學院未來的期許與祝福。

回顧35年歷程 南台灣人文學術重鎮

高師大文學院前身為1989年成立的「人文教育學院」,1997年更名為文學院,專注於中文、英文及本土語言等領域教學與研究。35年間,歷經11任院長的努力,文學院成為南台灣人文學科教育的重要基地,肩負推動文化傳承與社會服務的使命。

特色活動 傳遞文化與祝福

院慶活動包括回顧歷史、學生成果展及特色文化活動。其中,「開運祈福八卦茶席」以八種茶品象徵陰陽和諧,寓意學院的祥和未來。茶席間,書法大師蕭季慧雙管書法、古箏演奏、古典舞及太極拳劍表演等精采節目,展示深厚的人文藝術底蘊。院慶期間還頒發第二屆「有情微書寫」創作徵選比賽獎項,表彰學生創作才華,鼓勵青年投入文學創作。

文學院多元語言資源 迎接新挑戰

校長王政彥在致詞中表示,文學院積極發展多元語言教育,包括中文、英文、臺語、客語、原住民語及東南亞語,未來將推出本土多元語言計畫,成為高師大的教學亮點。文學院院長李翠玉則感謝歷屆師長的努力,並強調學院將以傳承與創新為基石,帶領師生迎接未來挑戰,書寫更輝煌的篇章。

傳承與創新 引領高雄文化發展

前校長戴嘉南表示,文學院是高雄文化教育的重要推動者,培育了無數人文學科人才。他期望學院未來能繼續發揮影響力,創造更多輝煌成果。此次院慶不僅展現了學術研究與文化創意的成果,也為高師大文學院的下一個里程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
35年的歷史沉澱,高師大文學院以文化為根基、創新為翼,深刻影響南台灣的人文教育發展。在新時代,文學院將繼續致力於推動多元文化、教育創新,為高雄及南部地區注入源源不絕的人文力量。(圖片/高師大提供)

▲柯嵐馨老師(中)等演繹古典舞

▲開運祈福八卦茶席

▲蕭季慧大師的雙管書法

▲高師大王校長(右3)與經學所師生合影

▲高師大王政彥校長於文學院35好友聯合餐會致詞勉勵

▲高師大戴嘉南前校長於文學院35好友聯合餐會致詞勉勵

   文化 其他 公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