詐騙新招現形!員林警偵破虛擬幣假交易 扣押巨額現金

日期:2024-12-08 00:03:39

港灣新聞網

彰化縣溪湖鎮日前發生一起虛擬幣交易詐騙案件,警方查獲全國首例假幣商操作虛擬幣交易手法,當場扣押現金170萬元及相關證物。主嫌藍姓男子(綽號阿藍)因在社群平台上結識「阿翔」,受其慫恿加入詐騙集團,成為假幣商共犯。警方提醒民眾警惕高收益投資陷阱,並公布該案背後運作手法,以提高社會防詐意識。

詐騙新手法 操作虛擬幣吸金

案發於12月3日晚間,藍姓男子在溪湖鎮一咖啡廳內與受害婦人交易虛擬幣款項。員林分局林厝派出所接獲線報後迅速行動,當場將藍嫌逮捕並查扣170萬元現金、3支工作手機及其他證物。據調查,藍嫌在詐騙集團操作下,以假投資名義吸引受害者加入未經官方認證的虛擬幣交易平台APP,並通過面交取款方式進行詐騙。

警方指出,該類平台根本無法出金,受害人血本無歸,但不少受害者仍心存幻想。被騙的婦人在警方勸說下逐漸認清詐騙事實,並協助警方提供更多細節以偵破案件。

虛擬幣交易法規加強 盼遏止犯罪

員林分局長吳詠傑強調,近期《洗錢防制法》修訂明確規範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(VASP)登記要求,未經合法登記者將面臨刑責。若境外虛擬幣服務商未依法登記公司或分公司並完成洗錢防制登記,同樣不得在台灣提供服務。此案揭示詐騙集團利用虛擬幣進行新型犯罪,強調法規落實的重要性。

警方提醒:高收益投資多為陷阱

警方呼籲,面對不明來源的高回報投資邀約,應保持警惕並避免私下匯款。任何涉及虛擬幣交易的投資計畫,可向金融機構查證或撥打165反詐騙專線諮詢。警方強調,切勿因巧言而放低警覺,應持續提高自我保護意識,避免陷入金錢損失的風險。

案件意義與未來展望

本案為全國首例假虛擬幣商交易案,顯示詐騙集團不斷翻新手法,藉由科技工具進行吸金。警方除了持續打擊詐騙犯罪,也希望通過加強公眾教育,讓更多人了解虛擬幣相關投資風險,為建立更安全的金融環境而努力。

(圖片/翻攝)

註:「任何人在依法被判決有罪確定前,均應推定為無罪」

   司法警政 政府部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