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:管碧玲主任委員為即將出航的小帆手戴上Go Ocean帽子(圖/海委會)
地方中心
為深化海洋教育並推動國民外交,海洋委員會與法國在台協會攜手宜蘭縣立岳明國中小學今(19)日於淡水漁人碼頭舉辦「攜手國際‧航向蔚藍」啟航典禮,正式啟動6日海上跨港之旅。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與法國在台協會主任龍燁(Franck Paris)均出席,與師生共同見證這場橫跨國界的青年航海交流行動。
本次活動由臺法兩國師生組成航行團隊,以帆船「阿莫號」與「好望角號」航行,預計自北而南航抵桃園、臺中、澎湖、臺南安平與高雄等五大港口。去年曾號召全台36所學校、460位學童參與的「樂觀小帆手」計畫,今年升級為國際版3.0,納入法方協力,象徵臺灣海洋教育已成功向世界拓展。
管碧玲表示,海洋委員會持續推動航海文化扎根,從今年起將結合國家海洋研究院與海巡署,分別負責航程中海洋探測與安全護航,並與環境部協力,承諾共同守護孩子們所愛的潔淨海洋。
法國主任龍燁指出,此行不僅為青少年帶來知識與文化的交流,也為即將於尼斯舉行的聯合國海洋大會預作鋪陳。屆時,將有四位臺灣青年代表出席,共同為全球海洋永續發聲。
為實踐知行合一,小帆手們在出航前已接受35節課程訓練,涵蓋帆船操控、航海規則、海洋文化、星象導航與生態永續等知能。此次航程讓學童不僅學習航海,更以實際行動落實環境教育。
環境部長彭啟明強調,透過探索塑膠微粒與海洋污染問題,孩子們不只是學生,更是海洋永續的實踐者。岳明國中小校長黃建榮則感性表示,「我們沒有惡魔果實,卻有無數師長與社會的能量支持,將臺法合作寫下國際教育新頁。」
海洋是一體共屬資產,管碧玲主委強調,「當我們擁抱海洋,也同時擁抱了世界。」本次行動不僅翻開臺灣航海教育新篇章,也架起臺法友誼與海洋文化傳承之橋。
電子信箱:parnews168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