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洋科技再加碼!海委會補助7500萬元 加速無人船、污染防治技術研發

日期:2025-04-10 20:35:48

圖:智慧海洋水聲監測系統(圖/國立成功大學設計提供)

地方中心

為強化臺灣在全球海洋科技領域的競爭力,海洋委員會今(10)日宣布,今年度將投入新臺幣7,500萬元推動「海洋科技專案補助計畫」,較去(2023)年大幅提升補助規模,並有30件計畫入選,涵蓋智慧海洋、水下載具技術、海洋污染防治、海域安全與防護等多元關鍵領域,展現政府推動永續海洋科技應用的決心與行動力。

海洋委員會表示,臺灣擁有廣闊海域與豐富資源,發展海洋科技不僅關係我國產業競爭力,也攸關全球氣候變遷與環境變化下的韌性挑戰。透過專案補助方式,海委會希望促進科技研發成果的落地應用,並與國內大專校院、研究機構與民間企業攜手合作,加速人才培育與技術升級,為打造永續海洋經濟奠定基礎。

今年入選計畫特別關注以下幾項應用重點,包括:海域監控與情報蒐集系統、海洋廢棄物治理與污染防治技術、區域合作資訊整合平台、海域急難救援系統,以及生態保護與環境監測等技術開發,皆為當前國內外關注的核心議題。

回顧2023年,海委會首度投入新臺幣1,400萬元推動此項補助機制,已見初步成效。當時支持計畫包括:無人水面載具研發、載具儲能系統強化、水面與水下異質載具協同作業技術建構,並結合AI人工智慧與智慧導航系統,成功開發出無人船避碰導控技術,提升研究數據精準度與執行效率,為今年計畫提供技術基礎與創新方向。

海委會強調,推動海洋科技不僅是單一產業的技術升級,更關係國家整體海洋政策的系統推動與永續願景。未來將持續透過跨領域合作機制,整合公私部門資源,擴大研發能量,朝智慧、綠色與安全的海洋未來邁進。

海洋委員會也指出,隨著海洋科技應用範圍日益擴大,期待更多科研成果轉化為可落地的產業模式與應用技術,為台灣在全球藍色經濟與永續發展中,創造更具影響力與價值的成就。

▲自主式無人風力載具船體(圖/國立成功大學設計提供)

▲無人水面及水下異質協同載具(圖/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及國立成功大學設計提供)

   政府部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