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圖 : 漂流木文創小物—聞香包(圖片/翻攝)
港灣新聞網
113年11月15日,天兔颱風挾帶強風豪雨侵襲花蓮,港池內湧入大量漂流木,威脅船舶航行安全。花蓮港務分公司立即展開打撈作業,三天內共清理約400噸漂流木。這些漂流木在經過判識及精巧設計後,成功轉化為實用又富有文化意義的特色小物,展現自然與藝術的完美結合。
400噸漂流木化危機為契機 凝聚港區力量
漂流木打撈過程中,花蓮港務分公司與當地漁民通力合作,不僅維護港口安全,更促進商港與漁港之間的合作與凝聚力。每一根漂流木在經過大自然的洗禮後,呈現出獨特的紋理與造型,成為資源再利用的絕佳素材。
特色小物 展現花蓮文化之美
花蓮港務分公司攜手工匠設計,將漂流木轉化為三款富有實用性與文化價值的特色小物:
每一件作品融入原住民圖騰與花蓮文化特色,為使用者帶來感官與心靈的雙重享受。
環境教育 從漂流木中看見永續未來
漂流木小物已納入花蓮港環境教育園區的教材內容,教學活動涵蓋環境變遷、永續發展與資源再利用等主題,旨在透過漂流木的轉化過程,傳遞珍惜資源、共創永續的環保理念。
專業與藝術交融 展現自然力量
花蓮港務分公司經農業部林保署判識漂流木性質後,開啟再生設計之旅。這些小物不僅是實用品,更是大自然與人類巧思共同創作的藝術品,展現資源利用的新可能性。(圖片/翻攝)
電子信箱:parnews168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