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方中心/新竹報導
閃耀著天然貝殼虹彩光澤的螺鈿工藝,以繁複細緻的鑲嵌工法著稱,被譽為「百寶嵌」。由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主辦的「新竹無形文化資產螺鈿聯展」自9月10日起至10月12日於藝海閣展出,工藝師陳甫民、李麗珠及歐定國攜手展出30件螺鈿藝術品,展現新竹作為臺灣螺鈿重鎮的深厚文化底蘊。
陳甫民以精準刀工與細膩構圖見長,作品常描繪花鳥魚蟲,充滿生機與詩意;歐定國則在傳統基礎上創新突破,探索螺鈿藝術的當代可能;李麗珠則融合長年創作經驗與獨創「疊貝浮雕」技法,突破平嵌工法限制,使作品更具立體感與藝術意境,拓展螺鈿從傳統藝品到生活應用的新面向。
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館長葉于正指出,螺鈿工藝在唐代達到高峰,於明清廣泛應用於家具、文房及樂器,1950年代傳入新竹後逐漸紮根發展,形成在地特色。此次展覽除了屏風、壁掛,也有小型飾品,讓觀眾體驗螺鈿工藝多樣化的表現形式。
螺鈿製作過程包含設計、選貝、切割、打槽、鑲嵌、拋光等25道工序,每一步都需依照貝殼天然紋理裁切,作品在光線折射下閃爍流彩。展覽不僅是一場視覺饗宴,更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見證。
民眾可至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網站(https://www.nhclac.gov.tw)查詢展覽資訊,近距離欣賞這門千年工藝的魅力。(圖/文化部)
港灣新聞網
本平台以專業、客觀、公正為核心,透過新聞網站與電子報系統,定期將重要新聞與評論傳遞至多元讀者群。涵蓋範圍包括:
政策決策圈:中央及地方行政單位、民意代表辦公室
公共治理圈:各縣市首長、地方民代與社會團體
產業影響圈:全國公協會、產業意見領袖與專業社群
我們致力於讓新聞資訊直達關鍵讀者,促進政策對話、產業交流與社會共識,確保公共議題能獲得充分關注與討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