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競博士專欄 : 籍貫本籍出生地,真正關鍵在關係
最近因為候選晉任將領人事資料必須填註「籍貫」,引起多方物議,但說實在話,權責長官在勾選人事時,其實依據「籍貫」考量,恐怕份量沒有許多人想像地那樣重要。
在中國官場歷史上,各種派系與門閥黨同伐異層出不窮,門生故舊結黨營私更是司空見慣。籍貫、本籍、堂號、昭穆再加上出生地,排資論輩到頭來不就是在尋找終南捷徑,獲得門路希望能夠得到拔擢嗎?
有人嘲弄當大官安排人事時,就跟打麻將上桌只會胡「清一色」,絕無可能插入任何一張雜色牌;所以官場失意,其實也不要怨,不是您這張牌不好,只不過您不是長官要胡牌時所希望那張牌。
官場嘛,一命二運三風水,終究還是要看關係。所以活動人事刻意拉關係,完全就是合理政治文化具體表現;人事這碼子事就是人在辦事,未見得工作有績效,作戰能勝敵,就可以保證仕途平坦。
至於籍貫到底是啥,其實「籍」是指一個人家庭對朝廷當局所負擔徭役類別標誌,也就是指其所從事之職業;所以有農戶、鹽戶、軍戶等不同分類。而「貫」則是指家族生長所在地;但是由於各種因素,許多家庭都會遷徙,所以就會有本籍、原籍與透過入籍成為現籍。
中華民族各個家族在神州大地不斷流浪遷徙,同時對政府所負擔徭役類別也不斷調整;假若認真追本溯源,在最後追蹤到最原始堂號所在地之前,可能會追查出好幾個不同籍貫。並且透過搬遷家族前往邊陲海外之地,不將該地視為中華民族所應有「天下」之地,通常海外華僑都會保留出洋前往異邦討生活之舊籍貫,但若該地曾被收入過中華版圖內,就有可能將籍貫改成當地。
其實當初更改戶籍法,取消籍貫欄位,不僅是企圖切割外省族群與大陸故鄉之連結關係,其實更深層政治算計,其實是存心否認臺灣省籍,因為只要臺灣省籍繼續存在,其實就是證明臺灣不是異邦,而是中華版圖內之地。要不然當先民從福建廣東渡過海峽落籍臺灣時,怎有可能會將自身本籍改成臺灣呢?所以臺獨運動搞到現在,還在講本省外省,其實就是走不出那個框。
最後還是回過頭來談人事晉任與籍貫,講實在話,過去二三十年來,刻意晉升某某人的某某人,來拉攏地方政要與政壇重量級人物,根本就是家常便飯。刻意在將領晉任時,強調是某某人同鄉,或是強調其族群血緣,例子更是不勝枚舉。但這些關係都不能透過籍貫顯現,所以媒體在候選晉任將領人事資料籍貫欄位上苦苦尋思,恐怕是有點搞錯方向。
張競博士簡介:
資深戰略專家與政軍評論家
張競博士,現任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,為中華民國榮民,曾於海軍服役,並擔任中權軍艦艦長。學術背景深厚,為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生,並取得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。目前於大學教授國際關係等政治學課程,致力於學術研究與教學。
張博士勤於在媒體上針砭時政,探討國際現勢,經常接受媒體專訪並出席政論節目,對政軍議題發表見解。他的著述範圍廣泛,涵蓋戰略、國際政治、軍事議題等多個領域,獲得了大量讀者的關注和迴響。
電子信箱:parnews168@gmail.com